同学们可能遇到过这种情况,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其他人差不多,甚至超过了他们,可是到了考试的时候自己总是成绩比他们要低。很多人百思不得其解,找不到正确的解决方法。其实,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这部分同学没有树立起信心,没有击败自己的消极情绪。
心态决定学习的状态,在自信的心态激励下,我们会更加投入学习,使自己的知识水平得到不断提升。相反,如果心里经常被消极的情绪所占满,则会在学习的困难面前失去信心,导致学习成绩停滞不前。因此,我们要懂得如何培养自己的自信心,做自己前进的激励者。
一、用积极的自我暗示培养自信心
别人能行,相信自己也能行;其他同学能做到的事,相信自己也能做到。我们可以在书桌上、床沿上贴上激励的语言:“我能行,我一定能行。”、“我是最好的,我是最棒的。”每天早晨起床后、临睡前各默念几次。感觉到信心不足的时候,比如,上课发言前、做事前,与人交往前,特别是遇到困难时可以在心里反复默念这些句子。这样,通过积极的自我暗示,鼓舞自己的斗志,使自己逐渐立起自信心。
二、学会击败自己的消极念头
你的头脑里是不是经常会不自觉地盘旋着消极的想法?诸如“我好沮丧”、“我好讨厌我的学习”、“我学不了英语”、“我讨厌数学”。记住,当有消极的想法浮上心头,要马上用一个积极的想法来与之对抗。具体应该如何做呢?你可以找一张纸,在左边一列,记下自己每一个消极的想法,接着,仔细,分析自己为什么会这样想,再在旁边一栏,写出这些不自信想法的来源或原因。然后,自己对这些不自信的原因逐项进行反驳,渐渐地你会发现,原来自己有这么多应该自信的理由。
相信同学们看完上面的击败你的消极情绪的文章后,都会对自己的内心来一番检查。只要同学们击败了自己的消极情绪,树立其强大的信心,那么在考试中正常发挥变不成问题,甚至可能超常发挥。因此,上面的文章值得每一位同学们学习。